个人简介
郑紫阳在大学四年间,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的嘱托,以“科技报国、材料强国”为使命,在思想引领、学术创新、实践服务等维度成长,实现自己的N+1种可能性。
筑牢信仰根基 淬炼政治本色
底气是勇立潮头、一往无前的气魄,是跨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的力量源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该生为福建省青马班成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实践者,参加福建省直机关、福建团省委实习,协助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关工作,精准处理“扬帆计划”数据15万条,获团省委学校部黄承祖部长“政治高度与实干温度兼具”的高度评价,并作为学生代表向福建省委宣传部张彦部长做汇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传播者,始终铭记学生骨干的使命,做同学们的知心人和服务者,从一名普通学生到班长,再从班长成长为校学生会执行主席,从大一时的被迎新者,到去年迎新现场的“紫阳学长”,凝心铸魂、勇于担当,做有家国情怀的青年,将迎新的温度一届届传递,服务同学与志向报国,从来都是同频共振!


矢志学术登峰 勇闯创新蓝海
党中央在团十九大的致词中寄语青年,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继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青春业绩。学思践悟、笃行不怠,做善于思考的青年,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该生机械设计、大学物理等37门功课满绩,综合测评排名专业前2%,获校一等奖学金5次,厦航奖学金2次、宋玉器奖学金2次,并获评福州大学十佳大学生、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奖项七十余项。
该生作为《MOF复合滤纸及混合废水净化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获批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2023批次全校唯一)并结题优秀,入选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拥有一篇已录用中科院二区文章,及两项发明专利。

该生受邀参加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的大学生学术论坛,并获得学术报告二等奖、墙报展示优秀奖(第一名)。

勇毅前行、脚踏实地,做奋发有为的青年,常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实践精神,积极参与各项学科竞赛,作为负责人组建“去芜存菁”项目团队,获节能减排国赛三等奖、福建省材料综合竞赛一等奖、福建省数学建模一等奖、福建省“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拿到包括中科院物理所、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offer,最终保研至清华大学,并得到中国大学生网、福州大学官微、福州大学官方视频号的专刊报道。并受邀在校园开放日作为唯一学生代表向高中生宣讲。

躬身实践服务 熔铸担当脊梁
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锻炼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从班级到年段,从学院到学校。该生始终牢记着服务同学的初心使命。

作为福州大学迎新、五四表彰等的主要负责人,累计服务百余团支部,服务相关学生共计4083人。寒暑期主动带队社会实践,获评省级示范团队,实践报告获省级优秀成果,个人获永定新闻采访,相关成果得到人民日报转发,累计获报道40余次,浏览量达15000余次。
参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剧目,得到宁德共青团、学习强国、福建省高校思政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该生还多次参加福建省“互联网+”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考得红十字救护员证,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600小时,获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踏破山阙,千帆竞发。生逢盛世,青年当有为!